诵读艺术奠基人项建新解构体系:论“现代诵读艺术”

2024年02月27日15:14 新浪读书微博

论“现代诵读艺术”

撰稿:项建新

诵读艺术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声音作为文学的第一传统,文学特别是诗歌,是先有声音后有文字的,众所周知,诗歌最早的形式就是劳动号子,那么,声音与文字无疑是天然的一对。如何让文字和声音能够互相促进,如何对诵读艺术进行传承和弘扬,既要追本溯源,理清根源,又要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对未来进行积极的引领。

在全民阅读已然成为国家战略的今天,构建“现代诵读艺术”的理论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文化意义、时代意义、政治意义。“诵读”作为一种有声阅读方式,是“全民阅读”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全民阅读”的有力实践者和推动者,更是国家文化生态体系的修复者、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书香中国的建设者。诵读活动的不断普及,是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有力响应。

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诵读艺术”呼之欲出!

朗读、朗诵、诵读各有不同

有声语言艺术概念梳理迫在眉睫

“现代诵读艺术”要得以构建和发展,朗读、朗诵、诵读这三个概念是急需梳理清楚的

“朗读”是大声地读出来。其功能是有助于朗读者更好地记忆文本;有助于老师、家长等受众对学生有无在开展学习进行判断。非有声语言艺术范畴。

“朗诵”是大声的诵读。按目前权威工具书的词条解释,是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它属于有声语言艺术的范畴,是一门小众的艺术,是影视表演、播音主持专业中的课程,用来有效、生动地提升基本功的训练方式。“朗诵”只适合一部分需要大声诵读的文学作品,如表达自豪感、热爱、赞颂、激愤等较为激烈、有力量感的文学作品,该主题之外的、不需要大声表达的文本作品则不适合用朗诵的方式来表现。

目前,很多朗诵初学者、甚至从事数十年的资深朗诵者,在进行朗诵艺术创作时,常会有拿腔拿调、不像正常人说话的表达现象,此种“朗诵”倾向是最为文学艺术界诟病的,也是被真正的朗诵艺术家所反对的。

2013年11月3日,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王蒙在接受新华社《现代快报》采访时说:“我最难过的是,我被邀请去参加小学的开学典礼,那是我70多年前上过小学的地方。结果,这开学典礼上,遇到学生代表讲话,每人都是拿着一张纸,照着念稿,连念稿的腔调都是一样的,都是朗诵腔。我最怕的是朗诵腔,听得我一身鸡皮疙瘩。”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第一卷中就举了一个典型的“朗诵腔”的例子,讽刺那些不顾及实际内容缺乏情感依据的“朗诵”——为空洞的喊叫:“八月二十六日,在波罗金诺会战这一天,安娜•帕夫洛夫娜举行了一个晚会,晚会上的精彩之处是要宣读至圣者的一封信,这封信是他派人向皇上献出上帝虔诚的仆人谢尔吉的画像时写的。这封信被奉为教会爱国辞令的典范。预定由瓦西里公爵亲自来宣读,他是以朗诵技巧著称的。(他曾为皇后朗诵。)所谓朗诵的艺术就是要大声的吟哦,时而像绝望的嚎叫,时而像温柔的絮语;完全不管文学的含义,所以嚎叫落在哪些字上,絮语落在哪些字上,这纯粹是偶然的。”

著名有声语言艺术家乔榛最近也尖锐地指出:“要抛弃‘朗诵’概念。诵读关键在于要对作者、作品的内涵有深入体会,理解透了,让自己有一种冲动去宣泄、表现角色,情感要像水一样流淌出来,流淌到观众心中,一起感动,一起反思。这才是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朗诵’的关键不在于技巧,不在于自我表现,应当去掉杂念,要把自己对人的理解、对爱的理解从心里流淌出来。换言之,要‘抛弃’朗诵。”

这类不成熟的、片面的朗诵对传播文学艺术、推动朗诵艺术的发展是有害的,因此,在引起警惕的同时必须做好正确的引领!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朗诵艺术的定义业界目前尚有争论,但朗诵即“高声地诵读”是权威工具书的定义,也为更多人所接受。针对朗诵艺术的争议和诟病也较长时间被文学艺术界和较大数量群众所认定,一说到“朗诵”,就觉得欣赏性和参与性偏差,并敬而远之。

要对争议和诟病如此之深的朗诵艺术进行矫正和创新,其工作难度很大、成本很高,这种修正的原理正如“修旧如旧”,代价很大却容易得不偿失。因此,不如启用和推动“诵读”这一更具科学性、时代性、战略性的理念。

“诵读”是现代诵读艺术的简称。它可以展示所有文本类型的有声语言艺术表达需求,坚持以文为本、走心至上,把文本用声音的方式有技巧、艺术、走心地表达出来,重在还原作品的意境。“诵读”即可高声诵读,亦可中等音量诵读,也可轻声细语、娓娓道来。因此,诵读艺术包括朗诵艺术。诵读艺术要加强对作者、作品的关切、研究:在服务于文本的基础上再展开有声语言艺术的二度创作,要把基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归于生活”的文学创作原理沿用于诵读艺术的创作,坚持“真实、真诚、真情、真声”的四真原则,摒弃“虚情假意、拿腔拿调、动作随意、脱离生活”的浮躁之风,以“适合文本需要、符合生活原理、坚持科学发声、致力打动人心”的有声语言样式来真正推动和丰富“现代诵读艺术”

著名的有声语言家、中国第一代播音员葛兰就一直坚持诵读的艺术理念,并推出了“葛兰诵读文化季”,成立了“中华女子诵读中心”。值得关注的是,刚刚完成“三台合一”改革后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2018年五一特别直播节目《五月诗会》上,就上述概念进行了及时矫正,对所有参与诵读的播音员、主持人一律冠以“诵读者”的概念。可见,“诵读”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所接受、传承、弘扬,现代诵读艺术正在发扬光大。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许多对“朗诵”概念的解读,其实指向的是“舞台朗诵艺术”。可以简单地说,“现代诵读艺术”包含朗诵艺术以及其他类型的诵读艺术样式,凡是有声语言艺术均须根据文本来配置情感和声音,务必把握好本与末之间的关系,以内容以文本为根为本,表情、动作等锦上添花型元素为辅为末。“朗诵”应当包含舞台朗诵艺术和其他朗诵艺术类型,而不应仅仅将“朗诵”与“舞台朗诵艺术”划为等号。

“现代诵读艺术”之易之难

艺术化、产业化、事业化指日可待

一般人会认为,“诵读”的入门门槛很低,但是,有声语言艺术家也同时认为要高度掌握却又有极高的难度。要推动“现代诵读艺术”,不可避免地要对从事“朗诵”数十年的朗诵艺术家、爱好者存在的根深蒂固又有明显局限性的认知进行科学的引领。

“诵读”之“易”,即指诵读的入门门槛很低,凡识字者,甚至会说话者即能诵读,勿论知识渊博程度,也勿论何种口音,只要走心,即可动人成诵。通常人会认为诵读须普通话标准为先决条件。但众所周知,1910年左右才有国语,1956年方有普通话,自古以来的文学作品,并不是都在普通话的语境下创作出来的,很多古代诗文甚至用普通话根本读不出古体诗词应有的平仄等基本规律。因此,普通话标准与否不应成为诵读的先决条件。说“诵读之易”也就很容易理解。

“诵读”之“难”,是指诵读艺术的顶峰只有更高没有最高,诵读艺术亦符合艺无止境之原理。诵读确实可以理解为是有声语言艺术中最容易的门类,但也不忽视诵读也是有声语言艺术中最难掌握的门类,大家通常会认同唱歌比诵读难,唱戏比唱歌难,而更多的戏剧大师都认可唱戏中的“念白”是戏剧中的难中之难,而“念白”就属于诵读艺术的范畴。“诵读之难”可见一斑。

“诵读”发展到今天,已经呈现出艺术化、产业化、事业化的特征。

首先,诵读已经艺术化。现代诵读艺术毫无疑问是有声语言的艺术样式,诵读是可以展示所有文本的有声语言艺术的表达需求,把文本用声音的方式有技巧、艺术地表达出来,即可高声诵读,也可轻声细语、娓娓道来。它囊括朗诵艺术,是有声语言艺术的最科学、最先进的代表。

其次,诵读已经产业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与成熟的录音技术相结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以“为你诵读”“全民K诗”“朗读者”“校园诵读”“方音诵读”为代表的诵读类移动互联网平台,截止2023年底,已拥有全球注册用户3亿,覆盖到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构成了一条互联网世界的新赛道。

第三,诵读必须事业化。作为全民阅读国家战略的生力军,全民诵读能否实现具有重大的文化意义、时代意义、政治意义。诵读既是新的休闲娱乐方式,还是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对于学校的基础教育、社会的素质教育都有着普及、引领的作用。践行“现代诵读艺术”,必须用艺术的严苛要求,一丝不苟地进行文本甑选、艺术监制,通过正确、正能量的艺术观的引领,为构建稳定型社会、幸福型社会贡献力量。践行“现代诵读艺术”,必须站在事业化的高度来进行可持续的运营发展,而不能采取一时一地、急功近利的心态。可持续发展的事业观是“现代诵读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朗诵艺术”的繁荣发展

时代契机和技术落后促进“朗诵艺术”

据记载,唐朝即有“朗诵”形式的出现,彼时的“朗诵”更多指向今天我们所了解的“吟诵”。古代的“朗诵”对推进诗词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彼“朗诵”非当下之“朗诵”。

我们今天所说的“朗诵”的发展有其时代契机。而今的“朗诵”可以更准确地称之为“当代朗诵艺术”。在当代,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伊始,文学界涌现出了大量的主旋律作品,表达了对社会主义体制的拥护、对中国共产党的爱戴、对领袖的热爱等,也有对敌对势力的有力痛击、丑恶现象的无情揭露等,这些主题都很适合用“朗诵”的形式来表达文本中或激昂或激愤的情绪。而反映风花雪月、小我情感的作品,在当时的环境下基本没有公开发表和表现的主流舞台。

当代朗诵艺术的发展还有一个难言之隐,就是技术的局限性。今天我们的诵读者随便拥有的一支麦克风,都可以媲美当年的专业电台电视台、舞台上使用的麦克风;而当年舞台收音技术与当下的舞台声音的先进技术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站在舞台上说话,若不大声,靠后排的观众根本无法听清楚演员的声音,可见舞台声音技术之落后。无奈之下,迫使艺术家们用背离生活原理的腔调进行表达,这种无奈之举被舞台艺术特别是话剧艺术、朗诵艺术的继承者们理解为艺术的特征而被不求甚解地继承了下来,不明就里的观众们也误以为这就是这类声音艺术的应有面貌。后来的受众和从业者,甚至也无意识地理解为大声地表达就是朗诵艺术、话剧艺术的艺术特点。此种理解和习惯甚至延伸到了最初的影视译制片的配音工作中,这就是我们至今还能听到那些严重脱离生活原理的配音的缘故。

值得一提的是,“朗诵”作为影视表演、播音主持专业台词课的一部分,是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情感驾驭训练的有效形式。因为,文本有具体的内容,可以让基本功训练增加趣味性,有效性。说到底,“朗诵”是培养影视表演艺术家、播音主持艺术家的有效方式和手段。由于“朗诵”要求朗诵者不能看着作品进行表演,除运用声音技巧之外,还要借助眼神、手势等体态语言来帮助表达作品感情,以引起听众共鸣的效果。因为有着较高的专业要求,“朗诵”注定了是一门小众的有声语言艺术。

可以这么说,正是时代的契机和无奈的技术局限,促进了当代朗诵艺术的发展。

翻译体误导新诗百年

朗诵界诗歌界长期兄弟不和

从近一个世纪之前的1919年开始,“五四”白话文运动作为一个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文化运动,它在文艺语言上宣告了文言文时代的结束、白话文时代的开始。

以胡适为代表的文化大师们,以当时他们掌握的最高的白话文水平,从西方现代诗歌中选择并翻译了大量的优秀诗章,也创作了一些新诗。这是一次语言的革命性进步,但是,相对今天的白话文来说,“胡适”们当时所翻译的西方新诗,我们可以称作“翻译体诗歌”,依然还存在着文言文和白话文夹杂不清而形成文字晦涩的特征。

由于当时诗人的外语阅读能力普遍不足,大部分从事现代新诗写作的诗人,基本上是在阅读“翻译体诗歌”的基础上开始新诗创作的。文字晦涩也不自觉地成了很多诗人创作现代新诗的一种天然基因。虽然,不少的诗人也意识到了文字晦涩不应该是现代新诗的特征,要用让人看得懂的文字进行创作诗歌,但是,依然有人以讹传讹式地沿袭了文字晦涩的诗歌创作理念,甚至以难懂程度来评价诗歌的艺术价值。这个误会一晃已经延续了近百年。

诗歌是一门比喻的文字艺术,好的诗歌是隐喻的文字艺术是很多人对于诗歌的共识。诗歌的深刻、美妙之处应该体现在比喻的高级程度,而不应该是文字的晦涩程度。为了确认文字晦涩是“翻译体诗歌”所造成的误会,全球最大的诵读文化交流平台“为你诵读”在2015年曾经做过一项专题调研,邀请到了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各语种语言专家,对相关外国诗歌名篇原作进行了原创语言的诵读,发现这些作品都呈现出了朗朗上口的特征,毫无晦涩之嫌。

于是,当下朗诵界与诗歌界长期存在着较深的矛盾。朗诵界抱怨没有好的诗歌作品可以适合朗诵,但事实上,朗诵者的阅读量很有限,没有进行与时俱进的阅读,甚至缺乏对现代诗文应有的审美观,无法读懂和掌握优秀的现代诗文,激进地认为文学界没有没有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诗歌界则抱怨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大声地朗诵各种情感色彩的诗歌,背离了诗歌的原意,是在破坏诗歌之美,并不享受甚至不待见时下的朗诵。

本是天然一对的诗歌与朗诵,不得不面对互不对眼,貌不合神也离的现状:朗诵界来来回回地朗诵《将进酒》《满江红》《再别康桥》《致橡树》一类的老作品,鲜有触及新发表的优秀现代诗文,缺失了发现优秀新诗的机会,从而导致了朗诵活动缺乏新意,欣赏者寥寥;而诗人们的原生态诵读虽然情感到位,但因为缺少诵读的基本功,普通话水平甚至低于可正常交流的水准,也导致传播性受限,更别说美感、可欣赏性了。

诵体诗与诵读艺术互相拥抱

让声音伴文字齐飞的时代到来了

朗诵界和文学界长期处于兄弟不和的局面:朗诵界认为没有适合朗诵的现代诗歌作品;文学界则认为,朗诵的读法破坏了文学作品。对这种局面的形成,朗诵界和文学界要各打五十大板。

声音与文字不该被割离。文学界要摈弃“难懂的诗歌才是好诗歌”的错误看法,让文学服务于生活才是更大的格局。晦涩是作者的责任,难懂是读者的责任。只有适合诵读的诗歌才更有利于推动文学发展。

2016年,世界文学史上发生了一件意义重大的事: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一个民谣歌手,他叫鲍勃•迪伦。这次授奖更深的意义就是认可了歌词是严肃文学的一种,也承认了声音是有效传播文学的形式,同时还向文学另外一个传统声音致敬。这令人想到,歌词朗朗上口,诗歌与声音无法割裂。诗歌起源于劳动号子,最初通过声音传播,只是印刷品广泛普及后,才加大了以文字的形式进行文学传播,文字的传播超越了声音的传播。

何谓“诵体诗”,就是适合诵读的诗歌。“诵体诗”要求以彰显文字内在的韵律感来体现诵体诗的音乐美,不会为了追求适合诵读而降低了对诗歌艺术的要求。因此,只要不存在文字晦涩,只要诗歌艺术达到一定高度就是诵体诗。“诵体诗”的写作要摒弃语言晦涩的倾向;要防止抒情散文化、格言化等倾向;要防止片面的追求押韵等歌词化倾向;要防止片面使用排比、追求呼应。以上这些都是对“诵体诗”应有的理解。

配乐诵读软件“为你诵读”,是公认的移动互联网诵读品类的开辟者、领先者,是手机K歌模式与配乐诵读相结合的模式开创者,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诵读文化交流社区,截止2023年底,已拥有3亿全球注册用户,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你诵读”的用户正在用普通话甚至当地的地方语言、民族语言进行诵读,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由于用户已经覆盖到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软件还成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平台,很多外国人都在软件进行学习中国话,被赞誉为“互联网上的孔子学院”,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就有很多这样的用户。当然,还有很多的海外华人在软件上通过倾听和诵读来舒缓自己的思乡之情。各种各样的场景下都开始有了“为你诵读”的身影。

“为你诵读”近年来一直在推动“诵体诗”与“诵读艺术”的互相拥抱,“为你诵读”在推动诵读热的同时,更推动了“诗歌创作热”“诗歌阅读热”,大众对诗歌的喜爱又带动了对广泛文学的喜爱。如此一来,就进一步推动了文学回归到百姓生活中,成为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让文学和老百姓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据统计,“为你诵读”系列平台目前已收录如今有古今中外诗文作品8万余件,可以说都是适合诵读的优秀诗文,其中大部分都是优秀的“诵体诗”,这些作品受到了平台上超过3亿全球注册用户的诵读和转发。从这个层面来说,诵读艺术确实助力优秀文学作品插上了真善美的翅膀,从而飞进千家万户,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作家协会全民阅读推广办公室授权北京诵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全国首家“全民阅读推广单位”《中华文学》杂志社授予“为你诵读”为“中国诗歌事业杰出贡献奖”;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教育学会授予“为你诵读”为“朗诵艺术贡献奖”及“致敬奖”。

“现代诵读艺术”的时代使命

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目前国家已经明确地将“全民阅读”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将“全民阅读”列入国家立法计划。诵读活动的不断普及,就是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有力响应。

现代诵读艺术,在当今压力巨大的社会环境下能让更多人的内心得到慰藉,作为一种轻型的高雅休闲方式,诵读焕发出了时代的使命,诵读可以有效地传播正能量、提高大家的文化素养,同时对全民阅读的促进、传统文化的回归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配乐诵读是典型的寓教于乐。很多人都停留在课堂上以学习为目的枯燥朗读的认知上,朗读也许很枯燥,但是配上音乐伴奏的诵读却很好玩,“为你诵读”平台开创的用手机K歌模式玩配乐诵读,让学生甚至成年人都能在通过配乐诵读这样好玩的方式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快乐学习,对诵读从排斥到自愿、自觉、热爱,很多学生、诵友都已经把诵读当成了一种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语文教材的改革,不断加强了中国古代诗词、现当代作品的比重,同时也不断加强了诵读的地位,教育部在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教师要掌握朗诵艺术水平,学生要掌握朗读艺术水平,这就意味着诵读不仅是素质教育也是基础教育了。“为你诵读”平台所倡导的手机K歌模式玩配乐诵读,既迎合了学生爱玩的天性,又不动声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其次,诵读是新型的生活方式。诵读素有“心灵广场舞”之称,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常常诵读,对加强诵读者的身心健康,清理社会环境负能量,提升思想道德境界等都大有益处。诵读活动就是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一种具体的生动的体现。

第三,诵读是引领健康互联网的主力军。自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内容的监管和引导始终是高难挑战,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活动更加凸显良莠不齐,“为你诵读”平台为代表的正能量平台,把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方式越来越娱乐化、生动化,成为了与互联网上的不良内容、玩物丧志的网络游戏等行为展开了时间、精力的争夺大战,把学生、网民的更多时间和精力吸引到健康的互联网生活方式上来。

“现代诵读艺术”正在主动地承担起时代使命,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诵读艺术在社会正能量引导方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体现四海归心的社会现状,让诵读艺术扎根于广大民众,努力推进全民诵读工程,助力全民阅读国家战略,积极向社会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全民阅读的国家战略的实现做出贡献!

2018年10月 第一版

2023年9月 第二版

作者简介

项建新

现代诵读艺术理论体系奠基人、资深媒体人、作家、诗人

中文名项建新

别 名沐雨、瘦蝉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兰溪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职务

“为你诵读”“全民K诗”“朗读者”“校园诵读”“方音诵读”等诵读平台联合体创始人兼总编辑

中国诵读艺术家颁奖盛典组委会主任、现代诵读艺术盛典总展演组委会主任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诗歌报刊网络联盟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全民阅读推广单位负责人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现代诵读艺术专业委员会主席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现代诵读艺术研修院院长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当代文艺工作委员会执行副主席

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家》杂志理事会执行秘书长

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传承经典国学文化基金管委会副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特聘教授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荣誉称号

“1994全国十佳文学少年”称号获得者

“2020中华文学最具影响力人物”称号获得者

“2021‘大家’文学成就奖”称号获得者

工作经历

曾任新华社、经济观察报、中华工商时报、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媒体记者及管理工作

代表著作

学术论文 《论“现代诵读艺术”》

散文集 《在路上》《炊烟记忆》等

诗歌集 《重返村庄》《新写实主义》《白鹭怀乡》等

财经集 《IT赌命》《经济黑洞》《城市的远见》等

编著 《现代诵读艺术(1~10级)》《经典诵体诗精选(1~4卷)》《现代诵读艺术考评备考篇目》《经典绕口令100首》《心灵鸡汤精选100篇》《听见灵魂的模样》等多部。

小说推荐

分享到:

猜你喜欢